8月1日,游客在北京世園會四川園參觀。
四川地處我國西南腹地,具有獨特的自然生態之美,橫跨多種地貌單元,生物資源多樣,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,也是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。
位于橫斷山峽谷最深處的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以“熊貓王國”聞名。這里的“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”通過遷地保護,增加大熊貓種群數量,實施人工圈養繁育、人工野化培訓,提高圈養大熊貓的野外生存技能,最終讓人工繁殖的大熊貓能重歸大自然。近年來,四川先后在樂山、九寨溝景區等地發現野生大熊貓出沒,四川野生大熊貓數量占中國現存總量的70%以上。
九寨溝是世界自然遺產、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地質公園,其中高山湖泊群、瀑布、彩林、雪峰、藍冰和藏族風情并稱“九寨溝六絕”,被世人譽為“童話世界”。遭受“5·12”特大地震重創的汶川縣,依托森林覆蓋率達56.9%的良好生態,2018年全縣接待游客563萬人次,旅游總收入25億元,實現了由震前高耗能產業到震后綠色生態產業的轉型。
近年來,四川堅持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理念,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“八大戰役”,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,厚植長江上游生態本底。為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,四川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14.8萬平方公里,占全省面積的30.4%;加強自然保護區整改管理,涉及自然保護區核心區、緩沖區的116個小水電站已全部取締。2018年,四川完成造林1083萬畝。
8月1日至3日,北京世園會舉行“四川日”活動,主題為“熊貓家園 美麗四川”。
新華社發(任超 攝)